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天马二首·其一

    太一况,天马下,沾赤汗,沫流赭。
    志俶傥,精权奇,籋浮云,晻上驰。
    体容与,迣万里,今安匹,龙为友。

  • 伤歌行

    昭昭素明月,辉光烛我床。
    忧人不能寐,耿耿夜何长。
    微风吹闺闼,罗帷自飘扬。
    揽衣曳长带,屣履下高堂。
    东西安所之,徘徊以彷徨。
    春鸟翻南飞,翩翩独翱翔。
    悲声命俦匹,哀鸣伤我肠。
    感物怀所思,泣涕忽沾裳。
    伫立吐高吟,舒愤诉穹苍。

  • 青阳

    青阳开动,根荄以遂,膏润并爱,跂行毕逮。
    霆声发荣,壧处顷听,枯槁复产,乃成厥命。
    众庶熙熙,施及夭胎,群生啿啿,惟春之祺。

  • 朱鹭

    朱鹭,鱼以乌。路訾邪鹭何食?食茄下。不之食,不以吐,将以问诛者。

  • 景星

    景星显见,信星彪列,象载昭庭,日亲以察。
    参侔开阖,爰推本纪,汾脽出鼎,皇佑元始。
    五音六律,依韦飨昭,杂变并会,雅声远姚。
    空桑琴瑟结信成,四兴递代八风生。
    殷殷钟石羽龠鸣。河龙供鲤醇牺牲。
    百末旨酒布兰生。泰尊柘浆析朝酲。
    微感心攸通修名,周流常羊思所并。
    穰穰复正直往宁,冯蠵切和疏写平。
    上天布施后土成,穰穰丰年四时荣。

  • 东光

    东光乎,苍梧何不乎。
    苍梧多腐粟,无益诸军粮。
    诸军游荡子,早行多悲伤。

  • 天门

    天门开,詄荡荡,穆并骋,以临飨。
    光夜烛,德信著,灵浸鸿,长生豫。
    太朱涂广,夷石为堂,
    饰玉梢以舞歌,体招摇若永望。
    星留俞,塞陨光,照紫幄,珠熉黄。
    幡比翅回集,贰双飞常羊。
    月穆穆以金波,日华耀以宣明。
    假清风轧忽,激长至重觞。
    神裴回若留放,殣冀亲以肆章。
    函蒙祉福常若期,寂谬上天知厥时。
    泛泛滇滇从高斿,殷勤此路胪所求。
    佻正嘉古弘以昌,休嘉砰隐溢四方。
    专精厉意逝九阂,纷云六幕浮大海。

  • 同声歌

    邂逅承际会,得充君后房。
    情好新交接,恐栗若探汤。
    不才勉自竭,贱妾职所当。
    绸缪主中馈,奉礼助蒸尝。
    思为莞蒻席,在下蔽匡床。
    愿为罗衾帱,在上卫风霜。
    洒扫清枕席,鞮芬以狄香。
    重户结金扃,高下华灯光。
    衣解巾粉御,列图陈枕张。
    素女为我师,仪态盈万方。
    众夫希所见,天老教轩皇。
    乐莫斯夜乐,没齿焉可忘。

  • 华晔晔

    华晔晔,固灵根。
    神之斿,过天门,车千乘,敦昆仑。
    神之出,排玉房,周流杂,拔兰堂。
    神之行,旌容容,骑沓沓,般纵纵。
    神之徕,泛翊翊,甘露降,庆云集。
    神之揄,临坛宇,九疑宾,夔龙舞。
    神安坐,翔吉时,共翊翊,合所思。
    神嘉虞,申贰觞,福滂洋,迈延长。
    沛施佑,汾之阿,扬金光,横泰河,莽若云,增阳波。
    遍胪欢,腾天歌。

  • 临高台

    临高台以轩,下有清水清且寒。
    江有香草目以兰,黄鹄高飞离哉翻。
    关弓射鹄,令我主寿万年。

  • 天地

    天地并况,惟予有慕,爰熙紫坛,思求厥路。
    恭承禋祀,缊豫为纷,黼绣周张,承神至尊。
    千童罗舞成八溢,合好效欢虞泰一。
    九歌毕奏斐然殊,鸣琴竽瑟会轩朱。
    璆磬金鼓,灵其有喜,百官济济,各敬厥事。
    盛牲实俎进闻膏,神奄留,临须摇。
    长丽前掞光耀明,寒暑不忒况皇章。
    展诗应律鋗玉鸣,函宫吐角激徵清。
    发梁扬羽申以商,造兹新音永久长。
    声气远条凤鸟翔,神夕奄虞盖孔享。

  • 说苑·复恩(节选)

      鲍叔死,管仲举上衽而哭之,泣下如雨,从者曰:“非君父子也,此亦有说乎?”管仲 曰:“非夫子所知也,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,吾三辱于市,鲍子不以我为怯,知我之欲有所明也;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,而三不见听,鲍子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之不遇明君也;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,吾自取多者三,鲍子不以我为贪,知我之不足于财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士为知己者死,而况为之哀乎!”

  • 韩信破赵之战

     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,欲东下井陉击赵。赵王、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,聚兵井陉口,号称二十万。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:“闻汉将韩信涉西河,虏魏王,禽夏说,新喋血阏与,今乃辅以张耳,议欲下赵,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。臣闻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,樵苏后爨,师不宿饱。今井陉之道,车不得方轨,骑不得成列,行数百里,其势粮食必在其后。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,从间道绝其辎重;足下深沟高垒,坚营勿与战。彼前不得斗,退不得还,吾奇兵绝其后,使野无所掠,不至十日,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。愿君留意臣之计。否,必为二子所禽矣。”成安君,儒者也,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,曰:“吾闻兵法十则围之,倍则战。今韩信兵号数万,其实不过数千。能千里而袭我,亦已罢极。今如此避而不击,后有大者,何以加之!则诸侯谓吾怯,而轻来伐我。”不听广武君策,广武君策不用。

      韩信使人间视,知其不用,还报,则大喜,乃敢引兵遂下。未至井陉口三十里,止舍。夜半传发,选轻骑二千人,人持一赤帜,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,诫曰: “赵见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赵壁,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令其裨将传飧,曰:“今日破赵会食!”诸将皆莫信,详应曰:“诺。”谓军吏曰:“赵已先据便地为壁,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,未肯击前行,恐吾至阻险而还。”信乃使万人先行,出,背水陈。赵军望见而大笑。平旦,信建大将之旗鼓,鼓行出井陉口,赵开壁击之,大战良久。於是信、张耳详弃鼓旗,走水上军。水上军开入之,复疾战。赵果空壁争汉鼓旗,逐韩信、张耳。韩信、张耳已入水上军,军皆殊死战,不可败。信所出奇兵二千骑,共候赵空壁逐利,则驰入赵壁,皆拔赵旗,立汉赤帜二千。赵军已不胜,不能得信等,欲还归壁,壁皆汉赤帜,而大惊,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,兵遂乱,遁走,赵将虽斩之,不能禁也。於是汉兵夹击,大破虏赵军,斩成安君泜水上,禽赵王歇。

     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,有能生得者购千金。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,信乃解其缚,东乡坐,西乡对,师事之。

      诸将效首虏,休,毕贺,因问信曰:“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泽,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,曰破赵会食,臣等不服。然竟以胜,此何术也?”信曰:“此在兵法,顾诸君不察耳。兵法不曰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’?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,此所谓‘驱市人而战之’,其势非置之死地,使人人自为战;今予之生地,皆走,宁尚可得而用之乎!”诸将皆服曰:“善。非臣所及也。”

      於是信问广武君曰:“仆欲北攻燕,东伐齐,何若而有功?”广武君辞谢曰: 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,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今臣败亡之虏,何足以权大事乎!”信曰:“仆闻之,百里奚居虞而虞亡,在秦而秦霸,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,用与不用,听与不听也。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,若信者亦已为禽矣。以不用足下,故信得侍耳。”因固问曰:“仆委心归计,愿足下勿辞。”广武君曰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故曰‘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’。顾恐臣计未必足用,愿效愚忠。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,一旦而失之,军败鄗下,身死泜上。今将军涉西河,虏魏王,禽夏说阏与,一举而下井陉,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,诛成安君。名闻海内,威震天下,农夫莫不辍耕释耒,褕衣甘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若此,将军之所长也。然而众劳卒罢,其实难用。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,顿之燕坚城之下,欲战恐久力不能拔,情见势屈,旷日粮竭,而弱燕不服,齐必距境以自强也。燕齐相持而不下,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。若此者,将军所短也。臣愚,窃以为亦过矣。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,而以长击短。”韩信曰:“然则何由?”广武君对曰:“方今为将军计,莫如案甲休兵,镇赵抚其孤,百里之内,牛酒日至,以飨士大夫醳兵,北首燕路,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,暴其所长於燕,燕必不敢不听从。燕已从,使喧言者东告齐,齐必从风而服,虽有智者,亦不知为齐计矣。如是,则天下事皆可图也。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韩信曰:“善。”从其策,发使使燕,燕从风而靡。乃遣使报汉,因请立张耳为赵王,以镇抚其国。汉王许之,乃立张耳为赵王。

  • 相逢行

    相逢狭路间,道隘不容车。
    不知何年少?夹毂问君家。
    君家诚易知,易知复难忘;
    黄金为君门,白玉为君堂。
    堂上置樽酒,作使邯郸倡。
    中庭生桂树,华灯何煌煌。
    兄弟两三人,中子为侍郎;
    五日一来归,道上自生光;
    黄金络马头,观者盈道傍。
    入门时左顾,但见双鸳鸯;
    鸳鸯七十二,罗列自成行。
    音声何噰噰,鹤鸣东西厢。
    大妇织绮罗,中妇织流黄;
    小妇无所为,挟瑟上高堂:
    “丈人且安坐,调丝方未央。”

  • 杂诗七首·其一

    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
    之子在万里,江湖迥且深。
    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!
    孤雁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
    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
    形影忽不见,翩翩伤我心。

  • 七哀诗

    明月照高楼,流光正徘徊。
    上有愁思妇,悲叹有余哀。
    借问叹者谁?言是宕子妻。
    君行逾十年,孤妾常独栖。
    君若清路尘,妾若浊水泥。
    浮沉各异势,会合何时谐?
    愿为西南风,长逝入君怀。
    君怀良不开,贱妾当何依?

  • 舂歌

    子为王,母为虏。
    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
    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女。

  • 上陵

    上陵何美美,下津风以寒。
    问客从何来,言从水中央。
    桂树为君船,青丝为君笮,木兰为君棹,黄金错其间。
    沧海之雀赤翅鸿,白雁随。
    山林乍开乍合,曾不知日月明。
    醴泉之水,光泽何蔚蔚。
    芝为车,龙为马,览遨游,四海外。
    甘露初二年,芝生铜池中,仙人下来饮,延寿千万岁。

  • 从军诗五首·其一

    从军有苦乐,但问所从谁。
    所从神且武,焉得久劳师。
    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
    一举灭獯虏,再举服羌夷。
    西收边地贼,忽若俯拾遗。
    陈赏越丘山,酒肉逾川坻。
    军中多饫饶,人马皆溢肥。
    徒行兼乘还,空出有余资。
    拓地三千里,往返速若飞。
    歌舞入邺城,所愿获无违。
    昼日处大朝,日暮薄言归。
    外参时明政,内不废家私。
    禽兽惮为牺,良苗实已挥。
    窃慕负鼎翁,愿厉朽钝姿。
    不能效沮溺,相随把锄犂。
    孰览夫子诗,信知所言非。

  • 虎求百兽

      荆宣王问群臣曰:“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,果诚何如?”群臣莫对。

      江乙对曰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兽。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!子以我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我后,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?’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,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

      今王之地五千里,带甲百万,而专属之于昭奚恤,故北方之畏奚恤也,其实畏王之甲兵也!犹百兽之畏虎也!”